小斗室的大眼睛

在上海的第二寝室,从05年春到06年夏,也住了一年半。
这一扇窗是我和太阳私语的地方。一幅竹帘,卷起、放下——让我收放阳光、鸟语、花香。

也曾写成《企图上海7 小斗室的大眼睛》:

眼前这扇窗,长一米,宽一米八,不算大,却是小斗室的大眼睛;竹帘是它的眼睑。

这扇窗,向着小小的弄堂守望,路过的人是比前座公寓的少了一半,安静起来还是颇有人气的。两片毛玻璃,无论秋冬春夏,都给窗口两边留了两道细细的缝隙。那些故事,便是在这细细的缝隙间发生……

一阵熟悉的背诵声由远而近,是一把妇人的声音,缓缓的、有力的,抑扬顿挫面面俱到:“朝辞—白帝—彩云间,千里—江陵—一日还……”,没有念完,声音已远。那和前一天听到的是同一把声音,同一首诗。猜想这妇人已为人祖母,正教小孙儿背诵唐诗哩。前一天也只是听了一半:“……两岸—猿声—啼不住,轻舟—已过—万—重—山”,一首诗至此终于对上,也就完完整整了。此后,我就记住了这一对祖孙,她们有时候在我还没起床的时候经过,有一次奶奶放声高唱,小女孩用尚未发准的童音喊:“奶奶别唱,奶奶别唱……”奶奶于是咯咯咯地笑了起来。还有一次,奶奶在教小孙女做早操:“一二三,跑,一二三,跳……宝宝蹬蹬脚……”然后小女孩琅琅的笑声一串串,像是被搔了痒似的,在秋风中荡开,天空顿时好明朗、好空旷。

然而,也不是每一次都如此圆圆满满。

记得一个雨天,心情低落,对着电脑,思绪却早已迷失……我甚至不知道房里正渐渐暗去,外面也下过一场雨,直到鸟声中传来一阵熟悉的歌声——“当我走在凄清的路上/天空正飘着蒙蒙细雨/在这寂寞黯淡的暮色里/想起我们相别在雨中/不禁悲从心中生……”是一辆轿车驶进弄堂,车上放了孟庭苇的带子。光、影、声重新透过毛玻璃窗来到我面前,我从哪里苏醒了过来,房已暗,雨停了,鸟声依旧。

有一次,正聚精会神地赶报告,窗外传来一阵拍打篮球的声响,夹着一把稚嫩而兴奋的孩子的声音。我被孩子的兴奋深深吸引,不得不放下手上的作业,洗耳恭听——显然是做母亲的在指导小儿拍打篮球,对话内容是怎么样的倒是没听清楚,就是知道母亲不断纠正和示范,孩子说得愈来愈少,只管拍球。我真为孩子的受教和专注而心折,想推窗去看,又怕惊扰母子俩,只有继续在屋里聆听窗外的亲情、空气和风。

毛玻璃看似憨憨傻傻,其实有时也挺聒噪叽喳,老爱传话。但我是打从心底喜欢它们,否则,我大概也听不见路过的一段段哼唱、口哨,还有邻里碰面时上海话的寒暄问好。毛玻璃总爱在每个清晨,让阳光和鸟声来捣我起床;入夜时分,又让狗吠声来提醒我休息或用功。

尽管毛玻璃的视线不如透明玻璃,但是朦朦胧胧、懵懵懂懂,也是一种可爱的人生态度吧? 我想毛玻璃正在向我示范生活、示范爱。

听——这一次,又是什么?——“老婆!我回来啦,老婆……”是用喊的,很响,听起来使人吃惊,但是愉快。随后,我听见对面楼上传来——“嗳,嗳……”,那是一声措手不及、仓促而惊喜的回答。我笑了,感染了幸福。

小斗室的大眼睛,便是这样,日日夜夜,眨呀眨……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