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书简 2
写给亲爱的你——
你好啊,朋友。我真希望你又记不起我了,那样,每次你听我说“你好”的时候,便多了一份留心;我又希望你记得,否则,这一声“你好”,就要变成有些牵强,毕竟我们很少对认识的人说“你好”,即使说了,也只是机械性的反应,常常忘了那是一声问候、一句关心。
这一些,是我从外国朋友身上学会的。在我的大学里,凡是来上海留学的留学生,都得上同一门汉语课,我因此认识了其他国家的留学生——韩国、日本、蒙古、埃及、保加利亚、老挝、越南、新加坡……除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,大多数留学生的第一语言并非汉语。所以,当他们说“你好”时,尽管发音不一定标准,但是我切切实实地感觉到他们真的是在说“你好”,真的是在向我问候或招呼,而不只是“惯性”或“反应”。
是啊,这些朋友教会我许多。我真忍不住对他们的喜爱,也想给你介绍,让你认识。这种心情,就像小时在幼儿园交了新朋友,就想把他们带回家去让爸爸妈妈看看一样。
在留学生之中,来自韩国和日本的要占多数。我的好朋友田中惠,便来自日本福冈。田中今年42岁,再进修文学,是逐步去完成心愿,虽然她有时候也会说:“都不惑之年了,真不知道为了什么……”她常犯糊涂,在校园里也常常迷路,有几次我看见她行色匆匆,眉头紧锁,就知道她又迷路了,于是我爱喊一声长长的:“田——中——”,然后就看见她惊诧的表情,接着宽心地笑。我们常常一起吃饭,吃饭的时候就会边吃边说。譬如今天,她谈起刚刚去世的导师,说是第一次参加南方人的葬礼,老师的寿衣是地主似的衣装——一席长衫、一顶帽子。由此谈到日本人的寿衣,还保留着江户时代(17-19世纪)旅人的装束,穿草鞋戴草帽,死亡,像是一次远足……田中大概不知道她给了我多大的视野,还有如我们常喝的酸辣汤的温暖。
向,是我的同屋,比我还小两岁,韩国人。每次她喊我“姐姐”时,我都要想家、想妹妹。她来上海学中文,有时候让我看她的文章,所以有时候我也是她的“老师”。有一次,因为我问了她:“你有事吗?这阵子见你很忙……”结果她转身到房里,随后带出一个本子一支铅笔,在餐桌上,一边用不纯熟的汉语给我说她的问题,一边随手画了问题的示意图。你可以想象,这样的诉说是多么清楚、真诚,向便是这样一个坦率的女孩。直到房东阿姨从外头回来,看见我们一脸认真,说:“啊,你们在开会啊?”我们这才噗的笑了,转身回房。回到房里,看了闹钟,才知道我们这样一聊,就两个小时。阿姨曾经在我刚搬进来的时候就说,以我和向的中文水平的差异看来,我们的沟通和交往必定是有限的。呵呵,这一次,阿姨错了,她忘了世界上最好的语言,是爱。
我还有一个朋友——阿里,来自埃及。第一次听到阿里的来处时,我非常亢奋。埃及丫,那个金字塔的故乡,那些金字塔——胡夫、哈夫拉、门卡乌拉、人面狮身像……原来很遥远的,现在却因为阿里就在眼前,而变得那么亲切。往后,我们总爱问起他的故乡,听他把埃及的一些历史和故事娓娓道来,才知道我们从书上所学的是那么少。原来哈夫拉是胡夫的次子,而门卡乌拉是哈夫拉的儿子。至于那叫做斯芬克斯的人面狮身像,是和哈夫拉金字塔同时建成的。据说当年哈夫拉法老巡视自己的陵墓建筑工程时,觉得陵墓东边的这块凌乱的石山很不雅观,一位工匠建议把小山雕成哈夫拉法老的头像和狮子的身躯,这就成就了千古以来一直匍匐在金字塔旁守候的人面狮身像。阿里还说,他在开罗上大学的时候,还可以在一家肯德基家乡鸡快餐店,一边吃汉堡,一边观赏金字塔哩。这真让我们咬牙切齿呀,田中就说,总有一天要去找那家肯德基。
哈哈,田中、向、阿里,如今也是你的朋友了。俗语说:“Tak kenal, maka tak cinta.”因为认识他们,所以更爱这世界了。我为实践爱而喜乐,朋友啊,我想和你同乐。
美冰
2005/4/11
(人来人往,朋友们来来去去,去去来来,及时记下的,时时同在。2008.10.05)
你好啊,朋友。我真希望你又记不起我了,那样,每次你听我说“你好”的时候,便多了一份留心;我又希望你记得,否则,这一声“你好”,就要变成有些牵强,毕竟我们很少对认识的人说“你好”,即使说了,也只是机械性的反应,常常忘了那是一声问候、一句关心。
这一些,是我从外国朋友身上学会的。在我的大学里,凡是来上海留学的留学生,都得上同一门汉语课,我因此认识了其他国家的留学生——韩国、日本、蒙古、埃及、保加利亚、老挝、越南、新加坡……除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,大多数留学生的第一语言并非汉语。所以,当他们说“你好”时,尽管发音不一定标准,但是我切切实实地感觉到他们真的是在说“你好”,真的是在向我问候或招呼,而不只是“惯性”或“反应”。
是啊,这些朋友教会我许多。我真忍不住对他们的喜爱,也想给你介绍,让你认识。这种心情,就像小时在幼儿园交了新朋友,就想把他们带回家去让爸爸妈妈看看一样。
在留学生之中,来自韩国和日本的要占多数。我的好朋友田中惠,便来自日本福冈。田中今年42岁,再进修文学,是逐步去完成心愿,虽然她有时候也会说:“都不惑之年了,真不知道为了什么……”她常犯糊涂,在校园里也常常迷路,有几次我看见她行色匆匆,眉头紧锁,就知道她又迷路了,于是我爱喊一声长长的:“田——中——”,然后就看见她惊诧的表情,接着宽心地笑。我们常常一起吃饭,吃饭的时候就会边吃边说。譬如今天,她谈起刚刚去世的导师,说是第一次参加南方人的葬礼,老师的寿衣是地主似的衣装——一席长衫、一顶帽子。由此谈到日本人的寿衣,还保留着江户时代(17-19世纪)旅人的装束,穿草鞋戴草帽,死亡,像是一次远足……田中大概不知道她给了我多大的视野,还有如我们常喝的酸辣汤的温暖。
向,是我的同屋,比我还小两岁,韩国人。每次她喊我“姐姐”时,我都要想家、想妹妹。她来上海学中文,有时候让我看她的文章,所以有时候我也是她的“老师”。有一次,因为我问了她:“你有事吗?这阵子见你很忙……”结果她转身到房里,随后带出一个本子一支铅笔,在餐桌上,一边用不纯熟的汉语给我说她的问题,一边随手画了问题的示意图。你可以想象,这样的诉说是多么清楚、真诚,向便是这样一个坦率的女孩。直到房东阿姨从外头回来,看见我们一脸认真,说:“啊,你们在开会啊?”我们这才噗的笑了,转身回房。回到房里,看了闹钟,才知道我们这样一聊,就两个小时。阿姨曾经在我刚搬进来的时候就说,以我和向的中文水平的差异看来,我们的沟通和交往必定是有限的。呵呵,这一次,阿姨错了,她忘了世界上最好的语言,是爱。
我还有一个朋友——阿里,来自埃及。第一次听到阿里的来处时,我非常亢奋。埃及丫,那个金字塔的故乡,那些金字塔——胡夫、哈夫拉、门卡乌拉、人面狮身像……原来很遥远的,现在却因为阿里就在眼前,而变得那么亲切。往后,我们总爱问起他的故乡,听他把埃及的一些历史和故事娓娓道来,才知道我们从书上所学的是那么少。原来哈夫拉是胡夫的次子,而门卡乌拉是哈夫拉的儿子。至于那叫做斯芬克斯的人面狮身像,是和哈夫拉金字塔同时建成的。据说当年哈夫拉法老巡视自己的陵墓建筑工程时,觉得陵墓东边的这块凌乱的石山很不雅观,一位工匠建议把小山雕成哈夫拉法老的头像和狮子的身躯,这就成就了千古以来一直匍匐在金字塔旁守候的人面狮身像。阿里还说,他在开罗上大学的时候,还可以在一家肯德基家乡鸡快餐店,一边吃汉堡,一边观赏金字塔哩。这真让我们咬牙切齿呀,田中就说,总有一天要去找那家肯德基。
哈哈,田中、向、阿里,如今也是你的朋友了。俗语说:“Tak kenal, maka tak cinta.”因为认识他们,所以更爱这世界了。我为实践爱而喜乐,朋友啊,我想和你同乐。
美冰
2005/4/11
(人来人往,朋友们来来去去,去去来来,及时记下的,时时同在。2008.10.05)
Comments